一、学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赋能事业新发展。学校组织全校师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活动,通过150余场校园宣讲,专家座谈会、专题辅导报告、讲座研讨、“三会一课”等方式分批分类开展培训,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战略谋划专项调研,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二、全校齐心协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驰援各地彰显广中医人使命担当。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政策,不断调整校园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工作流程,确保师生健康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科学严密的防控举措多次获得上级部门肯定。三所附属医院共派出1127名医务人员驰援各地抗疫任务,整建制接管方舱医院6140张床位,累计收治13291人,彰显了中医药人的使命担当。
三、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增医学类本科专业3个,新增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新增省级一流课程31门。获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省级高水平中医药学院2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实现零的突破。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结业考核通过率达94%。
四、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学生竞赛屡创佳绩。在广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中摘得17金12银15铜,位列金牌榜第三,获团体第一名两项,实现历史性突破。获“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8项,在第8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获银奖1项、铜奖4项。
五、中医药优势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学科整体水平实现跃升。我校中医学学科顺利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行列。6个一级学科在2022年上海软科学科排名榜中全部进入排名前50%,是上榜学科最多的中医药高校。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ESI全球前1%排名持续提高,其它学科排名全面稳步提升,已产生阈值接近ESI全球前1%排名的新的希望学科(化学、农学)。
六、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持续推进,人才引育实现新突破。全职引进中国工程院刘良院士团队,实现了学校院士零的突破。获评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岐黄学者4人、青年岐黄学者3人,两类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实现突破。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2项、国家中医药局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1项。
七、打造高端融合创新平台,科研工作卓有成效。获批建设国家发改委产教研融合创新平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新增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牵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7项(重点与联合基金各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国家级各类项目立项数和立项经费均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广东省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扶正解毒颗粒以1亿元人民币获得转让。
八、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第一、二附属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成为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高质量完成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成为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第二附属医院蝉联“中国中医医院•竞争力100强”榜首,连续4年位列全国中医医院科技量值第一。我校青蒿研究中心获得“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九、汇聚统战力量,助力校友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我校副校长刘中秋、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大科主任丁邦晗当选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我校九三学社基层委员会荣获“九三学社全国社会服务先进单位”,我校农工党基层委员会获农工党中央表彰,授予“先进集体”称号。我校2007级校友陈永光博士当选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成为香港回归后首位晋身立法会的中医药届代表。我校1980级校友范广通被联合国全球公益联盟授予銀质骑士勋章。我校1979级校友薛初龙当选美国中医公会第五届会长。我校1982级校友薛长利升任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
十、全面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三不”,实施新时代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崇廉重德,正风肃纪。严肃认真配合做好巡视“回头看”检查,高站位严要求开展“回头看”整改工作,12个整改事项全部完成。深入推进落实乡村振兴工作,解决乡亲们急难愁盼问题,受到广泛好评。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1个,入选全国“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3个,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处于前列。我校官微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广东教育工作简报》全文刊发《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因制宜强三性”打造党建带团建工作新模式》。